课程信息
课程介绍
生态语文-必修课程推介(销售逻辑)
一、课程名称:
二年级必修课
二、适学对象:1、小学2年级,观察局限、作文内容缺乏的学生;
2、小学2年级,描写机械单调的学生;
3、小学2年级,作文时缺乏层次感的学生。
三、学时规划:
春夏秋冬共四期, 12讲/期,2个小时/讲
四、核心素养:1、认真倾听别人说话,听懂主要的内容,并能准确复述。能够自信大方地与人交流,学会一点肢体表演。(听、演)
2.正确、流利、有节奏地诵读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《中华字经》等,积累生字和中华文化常识,热爱中华文化。(阅读、识字)
3、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喜欢探究,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阅读绘本、童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等。学习并列、承接、递进、总分、选择关系、条件关系、假设关系、转折关系八种句群,并运用这八种句群对身边的人或事进行生动有序的描述。(读、写)
4、初步学习逻辑思维,尝试对一个事物,进行三个以上角度的观察、想象,从“形状、颜色、触觉”等3个以上的不同的方面,进行有物有序的说话、写话,思维活跃,有个性特点。(思维、说、写)
5、能从不同途径学习并积累传统文化常识,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,激发爱国之情,通过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学习勤劳、勇敢、善良的优秀品德。(思、德)
6.有求知欲,学会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、协助学习。(思、研)
7.能管理自己情绪,健康成长,对艺术感兴趣。
五、课程标准:
标准项 | 《二年级必修课》课程标准 | 国家课程标准 |
作文兴趣 | 观察大自然及身边的事物,培养作文的兴趣,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| 写自己想说的话,写想象中的事物 |
描写启蒙 | 看图、人物、事件、活动、习俗、景物、物品、建筑、食品等的描写启蒙训练 |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|
句群学习 | 并列关系句群、承接关系句群、递进关系句群、总分关系句群、条件关系句群、假设关系句群、选择关系句群、转折关系句群 |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|
(一)教学特色
1、会观察,乐表达:通过各类记叙方法促进学生对大自然及身边事物的观察,从而培养作文兴趣,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。
2、有想象,写具体:通过各种人物、景物、事物与事件的描写方法的学习,有效改善学生作文想象贫乏的问题。
3、用句群,有层次:通过条件关系句群、假设关系句群、选择关系句群、转折关系句群的学习,有效地提升学生作文时的层次性,在逻辑思维培养上领先一步。
(二)课程效果
让二年级孩子:
1、完整清晰写段落: 通过句群的训练,让学生的描写叙述有重点有条理,完整清晰。
2、描写启蒙打基础: 通过描写启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,让学生的描写初步具有生动细腻的特点。
3、逻辑思维奠基石: 通过关联词的理解与运用,进行逻辑思维测评与启蒙,制定优化思维的学习方案。
七、效果案例
阳光喔汉阳钟家村中心二年级学生 祁泰戈
【学习目标】
1、学习运用“与其……不如……”的选择句群。
2、学习交际写作:人物介绍。
(《二年级上学期必修课《化蝶舞梦苑》B 册第2讲》
【学前作文】
游乐场里的叔叔
周末的游乐场人山人海,到处都是气球与彩带。
不知过了多久,猫大头才从人群中出来,抱着一堆零食,他看见了熊小帅,就问:“你又是怎么找到零食店的呢?”
熊小帅拍拍猫大头的肩膀说:“ 幸亏我在路上碰到了一位叔叔,这位叔叔的工作是游乐场的一位引导员。他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人。
猫大头听完,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,“那我们就去找那位叔叔帮忙吧!”
【学后作文】
游乐场里的叔叔
周末的游乐场人山人海,到处都是气球与彩带。
不知过了多久,猫大头才从人群中出来,怀里堆满了各种零食。熊小帅终于看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伙伴,心里踏实了很多。猫大头说:“不好意思,我只顾自己了,可是怎么去找其他人呢?对了,你又是怎么找到零食店的呢?”
熊小帅拍拍猫大头的肩膀说:“幸亏我在路上碰到了一位叔叔,这位叔叔的工作是游乐场的一位引导员。与其说给别人引导是他的本职工作,不如说他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敬业的人。 与其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引导员,不如说他是一个笑容亲切的叔叔,与其说他热爱自己的工作,不如说他本身的性格就是包容平和的,与其说他希望自己可以多帮助别人一点,不如说他打心底珍惜帮助别人与关怀他人的幸福。”
猫大头听完,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,“那我们就去找那位叔叔帮忙吧!”
八、课程大纲:(细目详见附表)
二年级必修课课程大纲 | ||
讲次 | 秋季课程大纲 | |
写作目标 | 第1讲 | 1、学习“多么……就像……”的比喻句式。 2、学习“多么……多么……多么……多么……”的并列句群。 3、学习运用并列句群观察、联想事物。 |
第2讲 | 1、学习“那么……就像……”的比喻句式 2、学习“那么……那么……那么……那么……”的并列句群。 3、学习并列句群说明事物不不同部位的特点。 | |
第3讲 | 1、学习“有的……就像……”的比喻句式。 2、学习“有的……有的……有的……有的……”的并列句群。 | |
第4讲 | 1、学习并列句群描述事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多种变化。 2、学习“有时……就像……”的比喻句式。 3、学习“有时……有时……有时……有时……”的并列句群。 4、学习并列句群描述一个事物的某种特点在不同时间段的多种变化。 | |
第5讲 | 1、学习“当……时……就像……”的比喻句式。 2、学习“当……时……,当……时……,当……时……”的并列句群。 3、学习并列句群描述一个事物多方面的变化特点。 | |
第6讲 | 1、学习“一……,就……,接着·····“·的承接句群。 2、学习“一……,就……,像是……,接着……”的承接句群。 3、学习承接句群写游览过程。 | |
第7讲 | 1、学习”先……,紧接着……,于是·····“的承接句群。 2、学习承接句群写游戏过程。 | |
第8讲 | 1、学习”首先……,然后……,最后……”承接句群。 2、学习承接句群写操作过程。 | |
第9讲 | 1、学习“起初……,不一会儿……,最后·····”的承接句群。· 2、学习承接句群写自然现象。 | |
第10讲 | 1、学习“一开始……,像……,接下来……”的承接句群。 2、学习承接句群写事物变化。 | |
阅读目标 | 1-10讲 | 1、朗读绘本故事,停顿较正确;能够按要求,找出指定的词句。 2、朗读绘本故事《潜到水底去探险》,停顿较正确;能找到指定的句群。 |
思维目标 | 1-10讲 | 1、在观察、联想事物中,进行逻辑思维启蒙,对一个事物,进行2个以上角度的观察与想象。 2、在描述过程中,进行逻辑思维启蒙,对一个事物,进行2个以上角度的观察与想象。 |
倾听目标 | 1-10讲 | 1、在观察、联想事物的学习活动中,认真听别人说话,听懂内容。 2、在学习活动中,认真听别人说话,说出要点。 |
口语目标 | 1-10讲 | 1、讲故事时,不停不顿,不重复。 2、讲故事时,语言比较连贯流畅。 |
表演目标 | 1-10讲 | 1、在童话情景剧中能摆出2个以上的个性肢体动作。 2、在童话情景剧中能摆出3个以上的个性肢体动作。 。 |
寒假 | 第1讲 | 1、学习“不光……也……”递进句群对事物发展的特点进行强调或补充。 2、从神态角度来观察和描写自己。 3、从外貌角度来观察和描写自己。 4、从动作角度来观察和描写自己。 5、从心理活动角度来观察和描写自己 |
第2讲 | 1、学习“不但没有……反而……”递进句群。 2、从神 角度来观察和描写他人。 3、从外貌角度来观察和描写他人。 4、从动作角度来观察和描写他人。 5、从心理活动角度来观察和描写他人。 6、从语言角度来观察和描写他人。 | |
第3讲 | 1、学习“不仅……还……”的递进句群。 2、从触感方面来写物品特点。 3、从形状方面来写物品特点。 4、从颜色方面来写物品特点。 5、从嗅觉方面来写物品特点。 | |
第4讲 | 1、学习递进关系“别说……连……”有条理地表达事物特点。 2、从事件发生时人物的行为来写事件过程。 3、从 出现的事物来写事件过程。 4、从出现的人物来写事件过程。 5、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四个主要方面来写事件过程。 | |
第5讲 | 1、学习递进关系“不但……而且……”句群有条理地表达事物特点。 2、从景物的颜色方面来写景物。 3、从景物的动态方面来写景物。 4、从景物的声音方面来写景物。 5、从景物的形状四个方面来写景物。 | |
第6讲 | 1、总分句群:……,左边……,右边……,中间……。 2、总分句群:……,头顶……,身旁……。 3、总分句群:……,外面……,里面……。 4、总分句群:……,上面……,中间……,下面……。5、学习总分句群写美景。 | |
第7讲 | 1、总分句群:三种(数字)……一种……一种……一种…… 2、总分句群:三种(颜色)……一种……一种……一种…… 3、总分句群:三种(香味)……一种……一种……一种…… 4、总分句群:三种(口感)……一种……一种……一种…… 5、学习总分句群写美食。 | |
第8讲 | 1、总分句群:……,脸上……,手臂……,腿…… 2、总分句群:……,头顶……,身上……,手上…… 3、总分句群:……,眼睛……,像……,鼻子……,嘴巴…… 4、总分句群:……,眉毛……,眼睛……,嘴巴…… 5、学习总分句群写人物。 | |
第9讲 | 1、总分句群:……(活动的种类),有的……,有的…… 2、总分句群:……(活动中人物的行为),有的……,有的…… 3、总分句群:……(活动中人物的表情),有的……,有的……4、总分句群:……(活动的结果),有的……,有的…… 5、学习总分句群写活动。 | |
第10讲 | 1、总分句群:……(爱好带给自己的感受),可以……,也可以…… 2、总分句群:……(与爱好相有关的活动),可以……,也可以…… 3、总分句群:……(爱好带给人的收获),可以……,也可以…… 4、总分句群:……(与爱好相有关的地点),可以……,也可以…… 5、学习总分句群写爱好。 | |
春季 | 第1讲 | 1、学习用“只有……才……”的句群对图片中的游戏过程进行描述。 2、学习从人物的脚部动作对图片中的游戏进行描述。 3、学习从人物的身体动作对图片中的游戏进行描述。 4、学习从人物的手部动作对图片中的游戏进行描述。 5、学习从游戏规则对图片中的游戏进行描述。 |
第2讲 | 1、学习用“一旦……就……”的句群写图片中的故事情节。 2、学会从人物心理活动的角度来描述图片中的故事情节。 3、学会从四周环境的角度来描述图片中的故事情节。 4、学会从人物的动作角度来描述图片中的故事情节。 5、学会从听到的声音来描述图片中的故事情节。 | |
第3讲 | 1、学习用“除非……才……”的句群写单幅细节图。 2、学会抓住事物的形状来描写图片中的细节。 3、学会抓住事物的重量来描写图片中的细节。 4、学会抓住事物的颜色来描写图片中的细节。 5、学会抓住事物的材质来描写图片中的细节。 | |
第4讲 | 1、学习用“不论……都……”的句群描写二至三幅图中的故事。2、学会从图片中的环境来描写故事。 3、学会从图片中的声音来描写故事。 4、学会加入对故事中人、事的评价来描写故事。 5、学会从图片中的人物来描写故事。 | |
第5讲 | 1、学习用“只要……就……”的句群描写二至三幅生活照。 2、学会抓住天气来描写图片内容。 3、学会抓住人物神态来描写图片内容。 4、学会抓住人物心理活动来描写图片内容。 5、学会抓住对人、事的评价来描写图片内容。 | |
第6讲 | 1、用“如果……就”写人物面部。 2、用“如果……就”写人物四肢。 3、用“如果……就”写人物动作。4、用“如果……就”写人物情绪。 | |
第7讲 | 1、用“假如……就……”来写看到的景物。 2、用“假如……就……”来写景物中的声音。 3、用“假如……就……”来写景物中闻到的东西。 4、用“假如……就……”来写景物中触摸到的东西。 | |
第8讲 | 1、学习用“哪怕……才……”的句式写建筑的颜色。 2、学习用“哪怕……才……”的句式写建筑的材质。 3、学习用“哪怕……才……”的句式写建筑的形状。 4、学习用“哪怕……才……”的句式写建筑的用途。 | |
第9讲 | 1、学习用“即使……也……”的句式写事件中有关的环境。 2、学习用“即使……也……”的句式写事件中事物的变化。 3、学习用“即使……也……”的句式写事件中人物的行为。 4、学习用“即使……也……”的句式写事件中人物的心理。 | |
第10讲 | 1、学习用“倘若……就……”来写动物的外形。 2、学习用“倘若……就……”来写动物的声音。 3、学习用“倘若……就……”来写动物的动作。 4、学习用“倘若……就……”来写动物的习性。 | |
暑假 | 第1讲 | 1、利用“不是……就是……”写事件对象。 2、利用“不是……就是……”写事件的地点。 3、用“不是……就是”写事件的时间。 |
第2讲 | 1、学习用“与其……不如……”的句式写人物评价。 2、学习用“与其……不如……”的句式写人物性格。 3、学习用“与其……不如……”的句式写人物心理。 | |
第3讲 | 1、学习用“要么…要么……”来写特定的景点。 2、学习用“要么……要么……”来写不同的游览方式。 3、学习用“要么……要么……”来写旅行中不同的感受。 | |
第4讲 | 1、学习用“宁可…也不……”来说纪念品的意义。 2、学习用“宁可……也不……”来说纪念品的作用。 3、学习用“宁可……也不……”来写怎样选择纪念品。 | |
第5讲 | 1、学习用“或者是…或者是……”来写美食的口感。 2、学习用“或者是……或者是……”来写食物的味道。 3、学习用“或者是……或者是……”来写食物的外观。 4、学习用“或者是……或者是……”来写食材。 | |
第6讲 | 1、用“虽然……但是”写物品的颜色和形状 。 2、用“虽然……但是”写习俗的内涵 。 3、用“虽然……但是”写人物动作 。 4、用“虽然……但是”写人物感受 。 | |
第7讲 | 1、用“尽管……但是……”写周围景色 。 2、用“尽管……但是……”写人物活动场景。 3、用“尽管……但是……”写踏春相关习俗。 4、用“尽管……但是……”写人物动作行为 。 | |
第8讲 | 1、用“固然……但是”写食品制作材料。 2、用“固然……但是”写食品制作步骤 。 3、用“固然……但是”写食品制作动作 。 4、用“固然……但是”写食品制作心情 。 | |
第9讲 | 1、用“……然而……”写食物的气味 。 2、用“……然而……”写食物的颜色。 3、用“……然而……”写食物的味道 。 4、用“……然而……”写食物的形状 。 | |
第10讲 | 1、用“虽然……可是……”写事件发生的环境 。 2、用“虽然……可是……”写事件人物的心理 。 3、用“虽然……可是……”写事件人物的行为。 4、用“虽然……可是……”写事件中的声音。 | |
相关推荐课程
与 武汉阳光喔教育免费通话
温馨提示:咨询时请说明来源于武汉人人培训网
现在拨打 预约报名